东方财讯网

中国移动河北公司助力白洋淀描绘“城淀相依、共生共融”绿色生态新画卷

更新时间:2024-05-23点击:1089

去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考察并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时指出,“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绿色发展城市典范”。中国移动河北公司紧紧把握绿色发展新机遇,探索白洋淀绿色发展新路子,为白洋淀景区乃至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5G赋能,让景区越来越“智慧”

白洋淀地处雄安新区核心位置,在维护华北地区生态系统平衡、调节河北平原乃至京津地区气候、补充地下水源、调蓄洪水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物种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其流域地形复杂,芦苇密集,景区急需进行智能化改造,其中水域应急抢险、应急救援、船只定位、路径导航等需求更是迫切。

依托中国移动5G网络优势,融合北斗高精度定位、电子航道图、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通过在游船安装北斗高精度定位终端、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可实现无人机自动化智能巡检、船舶运营管理、船舶智能导航等应用,并基于物联网等数据构建数字孪生系统,直观展示景区全貌。

面向游客设置有“5G+景区导览”专区,搭载景区的AI讲解系统,可帮助游客在景区规划导览路线,实现自助旅游。同时,游客服务平台的AI鸟类识别、VR全景直播等应用也将极大地提升游客的“参与感”与“体验感”。据介绍,白洋淀智慧景区项目建设完成后预计每年可服务游客100万人,将成为白洋淀水域游客出游首选应用平台。

5G-A,开展生态保护场景创新实践

近年来,河北坚持系统治理,加强白洋淀生态修复保护,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生态治理,截至2023年,白洋淀水质连续三年保持Ⅲ类,白洋淀野生鸟类共有279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73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50种,白洋淀成了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

今年3月,中国移动河北公司联合专业公司在白洋淀完成了5G-A通感一体鸟类保护及应急场景试点,这是全国首例5G-A生态保护场景的创新实践。

通感一体作为5G-A的关键能力,可以突破传统通信维度,满足高精度感知需求,提供泛在的通感算融合服务。在该试点,中国移动河北公司利用在雄安新区部署的通感一体化基站,对接中国移动成都研究院自研的“中移凌云”平台,实现对白洋淀自然生态保护区的低空无人机、飞鸟和船只的轨迹、速度、经纬度等数据的精确感知和可视化监控,为下阶段白洋淀鸟类栖息地生态保护、应急追踪、低空安防、智慧文旅等场景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打造智慧平台,共筑安全景区

在景区应急救援方面,中国移动河北公司整合集团内专业公司以及行业生态资源,搭建5G+北斗高精度定位平台+智慧服务平台,打造包括船舶导航底图制作、应急救援辅助决策、游船安全运营、船舶导航服务、无人机巡检、数字孪生系统、高精定位导航设备、高精定位与导航服务等多项典型应用,实现了白洋淀水域智慧管理、应急救援管理服务的创新。一旦出现紧急情况,5G+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可以通过短报文通信实时将游客的足迹位置发送到系统平台上,平台可以根据游客遇险发出求救信号的所在位置及时处理,保护游客的生命安全。湖泊船只也可以通过安装5G+北斗高精度定位设备,保证平台对全水域船只进行精准定位及轨迹监管,保障水域安全。

雄安新区充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下大力度处理城淀关系,持续开展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再现“荷塘苇海、鸟类天堂”胜景。中国移动河北公司将深入践行集团公司“三能六绿”双碳战略,支撑雄安新区绿色发展城市典范建设,创新一批新技术、构建一套新标准、打造一组新标杆,为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移动力量。